2月24日,央視焦點訪談播放了《輔助用藥,從濫用到規矩用》專題,提到安徽是國家深化醫改綜合試點省之一,2015年12月29日發布了《關于成立安徽省縣級公立醫院臨床路徑管理指導中心的通知》和相關實施方案,方案強調要在臨床路徑的管理中“加強輔助用藥管理”,規定21種輔助藥物不能納入臨床路徑表單。據米內網數據顯示,這21個輔助用藥中有16個在2017年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及鄉鎮衛生院(簡稱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額超過10億元,其中前列地爾注射液、注射用磷酸肌酸鈉、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鈉注射液、注射用復合輔酶、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以及腦苷肌肽注射液的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額更是高達30億元以上。
表:21個不能納入臨床路徑表單的輔助用藥
(來源:安徽省衛計委、米內網數據庫)
目錄發布僅是一個開始,三年督查切實減少輔助用藥使用
2015年12月29日《安徽省縣級公立醫院臨床路徑管理推進工作實施方案》對外公布,其中“參照兄弟省市做法,二十一種藥品不能納入臨床路徑表單中”,目錄一出,就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僅僅是媒體關注,甚至還有一些機構提出了行政復議申請。據悉,當時的安徽省衛計委,頂著壓力也要把輔助用藥的管理繼續推動下去。目錄的發布僅僅是一個開始,安徽省衛計委組織了該省的臨床藥師每季度督查一次,到醫院病案室、藥劑科、醫務科以及財務科實時調取相關數據,并隨機抽取120份病歷及其費用清單進行現場檢查,在督查中發現問題,反饋并解決問題,這樣的方式持續了三年。
通過督查、反饋、通報、排序這一系列的工作,一些醫院開始感受到壓力,主動采取措施來控制輔助用藥的使用。在省級督查的壓力之下,各地市也開始進一步加強管理,將管理工作做得更細更實。對輔助用藥的管理動了真格,這就切切實實地減少了輔助用藥的使用。
千呼萬喚,全國性的輔助用藥目錄即將面世
2018年12月12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關于做好輔助用藥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強調要“加強輔助用藥臨床應用管理,努力實現安全有效經濟的合理用藥目標”,并提出要“制訂全國輔助用藥目錄以及省級和各醫療機構輔助用藥目錄”。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提到,“我們的目標永遠都是要合理用藥,把這個費用當中不合理的成分擠掉,節省下來的費用,用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用于薪酬制度的改革,來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同時降低老百姓的用藥負擔,國家醫保的經費也保證它能夠真正用在刀刃上。”她表示,多年來,輔助用藥已經成為過度用藥和利益輸送的重災區。管不好輔助用藥,合理用藥就無從談起。
據央視的報道,自從2018年12月12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通知,明確要盡快建立全國輔助用藥目錄以來,各地已經將匯總的目錄上報,目前專家正在進行論證。一份全國性的輔助用藥目錄呼之欲出。
輔助用藥目錄出臺后會影響醫藥生態環境的哪些變化?
全國性的輔助用藥目錄出臺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醫藥界又將迎來哪些巨變?業界專家山東風輕(筆名)分析認為,主要有三點影響——
一是輔助用藥目錄將與采購目錄制定緊密嵌套,合為一體。以湖北省為例,根據2016年5月16日印發的湖北省衛計委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合理用藥管理的指導意見(鄂衛生計生發〔2016〕10號),湖北省已經“加強抗腫瘤藥物、輔助用藥的監控”,“對于臨床療效不確切的藥品,禁止使用”,并將“嚴格控制抗腫瘤藥物和輔助用藥的品種數量,明確其分類使用原則和比例”,再結合去年湖北武漢等地陸續下發的帶量采購方案,可以看出,今后省級層面下發輔助用藥目錄,地方層面將采用動態管理,對進入采購目錄的輔助用藥品種從采購、處方、使用到報銷都嚴加看管。目錄套目錄,清單中有清單,價高、量大、非治療的藥品將無一落網,進入輔助用藥的行列,這種趨勢將更為清晰。
二是輔助用藥目錄制定或將加快落實分級診療。從分級診療的角度來看,大醫院的治療定位就是專心攻克疑難雜癥,普通病、常見病基本上將放在基層進行首診,要想改變大醫院目前“人多看感冒多常見病多”的三多趨勢,就要結合輔助用藥目錄“康復治療”層面的特點,建議部分輔助用藥可以從“康復”的角度在基層使用,但二級以上醫院建議不再使用輔助用藥,只能使用臨床必需的治療性藥物。
三是輔助用藥目錄是否影響醫保支付標準出臺。根據有關文件精神規定,到2020年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覆蓋所有醫療機構及醫療服務,按項目付費占比明顯下降。而進入2018年,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已經在全國各地陸續展開,呈現各地要選擇一定數量的病種實施按病種付費。具體到藥品方面,根據最新出臺的《關于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與原研藥品質量和療效一致的仿制藥和原研藥按相同標準支付。那么隨著輔助用藥目錄的制定出臺,是否會結合這個目錄品種的特性,再有針對性的進行相應產品的醫保支付標準的調整?值得期待!
輔助用藥生產企業路在何方?留下或退出!
中衛康醫學總監化玉忠認為,擺在輔助用藥生產企業面前的路只有兩條:留下或退出!
留下:
1、與國內海歸科學家的創新藥研發企業合作開發具有臨床治療價值的best-in-class、me-better藥物;
2、與歐美中小研發企業合作,License-in 創新藥(FIC、BIC、me-better等)和先進生產工藝;
3、CMO:通過FDA的cGMP認證,加強與國內MAH以及進入國內市場的國外企業合作;
4、CSO:代理國外IVD、醫療耗材、醫療器械、NGS等;
5、有針對性地選擇一致性評價品種進行開發,可以選擇企業pipeline中在臨床價值和市場上有競爭力的品種,也可以通過收購或與CRO或CDMO合作開發的方式。
退出:
1、進軍食品工業:挖掘祖國醫學名方,功能食品等;
2、飲料行業:運動多功能飲料等。
|